30、第三十章_卿卿子衿
胖子小说 > 卿卿子衿 > 30、第三十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30、第三十章

  第三十章

  苏卿言查过资料,我国现有约60万个村庄,其中古村落大约有5000个。这些村落大多始建于明清时期,还有的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。这些村落不仅具有浓郁的历史风貌,而且还具有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。这些古村落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历史信息,十分具有考古价值。

  而瞻淇村,就是这其中一个。瞻淇村已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,村内古民居保存基本完好,而且还有一座完整的祠堂,陈氏祠堂。

  瞻淇村,小巷繁多,星罗棋布,十分容易迷路。这种小巷大约容二人并行通过,进巷的左手边,有一道沟渠,用来排水。

  苏卿言抬头看着高又光滑的墙面,在心里暗暗想,古代的人真的那么容易翻墙而过吗?不会摔死吗?

  苏卿言将目光定在那高处的马头墙上,咔嚓,举起相机拍了一张照片。

  蓝天配马头墙,好像也不错。

  苏卿言的拍照技术一般般,还能看。她只记得,当初摄影课时,老师说的拍照方法,什么近大远小,以树当前景,黄金分割点,线条透视……她只学了一个皮毛。所以,她没能成为摄影记者,而是当了文字记者。

  在瞻淇村,还是找个人带路更方便,于是丹丹自告奋勇的要当导游。跟着丹丹沿小巷一路走,遇到不懂的就问问。别看丹丹小,但是对于瞻淇村熟悉度却十分高,再问到一些学术性的历史知识,她竟然也知道。

  丹丹说,这些都是她们村的陈爷爷告诉她的,陈爷爷以前是个教书先生,懂得很多。

  苏卿言觉得,她有必要去找这个陈爷爷问问瞻淇村的一些情况。

  潘成昨天回来就跟她说,两个人分头行动,他在这里拍照,苏卿言去了解情况,写稿子。苏卿言觉得悲伤,摄影记者果然舒服多了。

  他们在瞻淇停留的时间不多,大概两三天,所以,苏卿言的任务颇重。

  丹丹带苏卿言来的第一个地方就是陈氏祠堂。

  平时这里都是锁起来的,大概是因为苏卿言他们的到来,这几日,白天祠堂都会开门。

  来到门口,苏卿言习惯性的咔嚓一声。

  苏卿言看着门楣上的户对和门前的门墩,问道,“这就是门当户对?”

  丹丹也看了几眼,说道,“才不是呢,苏姐姐,我跟你说,这就是装饰用的,那些说什么门当户对的,都是导游编的,骗游客的。”她又补充道,“这是陈爷爷告诉我们的,你别信那些人说的。”

  苏卿言暗暗惊讶,原来这是个误区啊。

  与丹丹一起走进祠堂,苏卿言这才看到祠堂的全貌。

  陈氏祠堂不大,但明朗开阔,木雕、石雕都十分精湛,精美绝伦。

  “苏姐姐,我们村里出过一个大学士呢,这个祠堂也是当时建的。”丹丹兴奋的说。

  “什么时候的?”

  “清朝的时候。”

  “苏姐姐,我们村有人说,这几根木柱子特别值钱。”

  苏卿言也到近处摸了摸,“嗯,应该吧,我对这方面没什么了解。”苏卿言有些囧。

  大厅里摆放了很多灵位,大概是陈氏的祖宗。丹丹面露严肃,十分恭敬的拜了拜。

  “你们一般什么时候回来祠堂?”

  “发生什么大事啦,听我妈说,以前是不给女的进祠堂的。”

  苏卿言了然的点点头,那时候,重男轻女,给女人进来就奇怪了。

  看完这里,苏卿言对丹丹说:“你带我去找那位陈爷爷吧。”

  丹丹点点头,拉着苏卿言赶紧出来了。

  其实苏卿言也不想待下去了,看着那么多灵位,呃,实在有些头皮发麻。这里又安静,一安静就容易胡思乱想,所以,还是赶紧走的好。

  出了祠堂,苏卿言深深的呼了一口气。

  “苏姐姐,是不是有些害怕?”

  “有一点。”

  “虽然我来过,但每次来还是觉得害怕,要是我一个人,我是不会来的。”

  刚出祠堂,那种闷热就压了下来。在祠堂里却没有这种感觉,苏卿言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。

  跟着丹丹,苏卿言在小巷中找到了那个陈爷爷的住处。

  门口比较窄,门栏很高。刚一进去,那种闷热感就不见了,还有丝丝的凉风袭来,十分凉快。

  这是一座保存的十分完整的古民居,没有一丝现代的痕迹。天井下摆放着一些盆栽,正中央的一口大缸里蓄满了水,水下铺满了硬币。苏卿言虽然不知是什么含义,但大概猜到是一种吉祥的寓意。

  大堂与古代如出一辙,正中央一张桌子,两边各放四把椅子。虽然是白天,但屋里并不十分明亮,可以说有些昏暗。大堂两边各有侧门,大概通向卧室和厨房。

  其实这样的屋子,给苏卿言的感觉是沉闷和厚重感。要是让她晚上睡在这里,估计会害怕。

  “陈爷爷,你在不在。”丹丹站在大堂大喊。

  见没有回应,还绕到左边侧门去寻找,而苏卿言只是站在原地看着。

  良久,丹丹扶着陈爷爷走了出来。

  这个陈爷爷,已有八十多岁,身体还算硬朗,说话吐字更是清楚。

  见人出来,苏卿言赶紧上前问好,“陈爷爷好,我叫苏卿言。”丹丹扶着陈爷爷做到椅子上。

  陈爷爷笑呵呵的说:“我都听说了,有什么要问的,就问吧。”

  苏卿言就来到他旁边坐下,拿出录音笔。

  丹丹还十分惊讶的问,“苏姐姐,这是什么?”

  “录音笔,一般记者采访时,怕遗漏,录音最好办。”

  丹丹哦了一声,似懂非懂的点点头。

  话落,陈爷爷已经开始讲关于瞻淇村的故事了。

  期间,苏卿言针对一些疑问和不懂的地方,向陈爷爷提问。陈爷爷也不急躁,就这么慢慢的说着。

  原来瞻淇不叫瞻淇,而叫章祁,在康熙年间,根据诗经所改。

  ……

  下午,苏卿言让丹丹带她去田野看看,丹丹欣然同意。

  瞻淇村的田地十分规整,就像是用精密仪器分割出来的一样,方方块块的。时至夏季,一眼望去,漫山遍野的绿色。山的绿,稻的绿。看起来生机勃勃,赏心悦目。

  秧苗长势喜人,虽烈日当空,秧苗却没有被晒的枯黄,可见栽种人保护得当。

  她咔嚓咔嚓拍了好多张照片。她决定,等黄昏的时候,再多拍点。

  “丹丹,我帮你拍张照。”苏卿言笑着说。

  在一旁玩的丹丹一愣,旋即展开笑脸,“好啊。”

  丹丹站在那里,摆了一个最大众的剪刀手,展开笑颜。照片就此定格。

  剩下的时间,苏卿言窝在丹丹房里写稿子,而丹丹则是坐在一边,写作业。

  晚上,苏卿言将照片发给顾子衿看。顾子衿笑着说很好看,苏卿言听后身心愉悦。随即更卖力写稿子。

  将完成的稿子发至赵廷的邮箱,苏卿言伸了一个懒腰。转头,见丹丹正盯着她看。

  “苏姐姐,你真好看,比我们班班花好看多了。”

  苏卿言摸摸她的头,微笑的说:“谢谢夸奖。”

  “是不是城市里的人长的都白?”丹丹羡慕的问。

  苏卿言答:“不是啊,也有不白的。有些人生来就黑,有些人一晒就会变黑,不一样的。”

  “大城市是不是都像电视上的一样,全是高楼大厦和漂亮的车子?”

  听她这样说,苏卿言问:“你很想去大城市吗?”

  丹丹点头,“我想去看看。”

  苏卿言柔声道,“你可以努力念书,考上大学就可以去了。”

  见丹丹欲言又止的样子。

  苏卿言疑惑的问:“怎么了?”

  “我不会上大学,家里没那么多钱。”丹丹黯然的说。

  苏卿言脱口而出,“怎么会,你家就你一个人怎么会负担不起。”

  丹丹笑笑:“我还有一个弟弟。”

  苏卿言张了张口,却没有说话。是了,一般农村家庭第一胎是女儿,大多都会再生一个,生到儿子为止。

  她以前就遇到过,一户家庭,为了生儿子,结果前三个都是女儿,第四个才是儿子。又刚好遇到计划生育,扔了两个女儿,留一个。

  她当时十分愤怒,为人父母竟可以冷漠至此,若是不愿要,生出来干嘛。可是在中国,大抵上还是重男轻女。

  “那你弟弟呢?”

  “去亲戚家了。”

  苏卿言点点头,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。

  第二日,苏卿言在村子找了一些人采访。奈何,村民说的都是方言,她一句也听不懂。最后还是靠着丹丹,将方言一句句翻译成普通话,才作罢。

  整个下午,苏卿言都没有出门,而是将这些采访材料整理出来,闭门写稿子。

  为了拍瞻淇的全貌,潘成则是跟村民去了附近的山上,天还没亮就出发了。本来苏卿言也挺想去的,村民说山上蛇多,要是不怕就跟着去。苏卿言权衡一二,放弃了。但她跟潘成说,让他拍出照片给她看看,潘成欣然答应了。

  在瞻淇待了两天,基本要采访的,要拍的,也都完成了。

  也到了离开的日子。

  丹丹哭成一个小泪人儿,苏卿言只好在一边哄她,并将手机号码留给她,让她有事就打电话给她。

  陈礼华拉着潘成的手,拜托道:“一定要把瞻淇宣传出去。”

  潘成这几天拍到不少好照片,有美的景色,不愁宣传不出去。也就连连点头答应了。

  最后,还是陈礼华,还是那辆拖拉机,带他们离开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pzshen.com。胖子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pzshen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